Blind Massage, 2015,One Land To Another,图片全部由徐冠宇提供
摄影师徐冠宇出生于北京,是芝加哥艺术学院纯艺术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最近,他给我们发来了自己的摄影项目《去往另一片陆地》(One Land To Another)。这是一系列颜色鲜明且充满舞台感的照片,画面人物的互动直指种族、性向、身份等话题。用徐冠宇自己的话说,这些摄影“包括了我与其他男人具有表演性的合影,并穿插在我的‘死亡画面’和美国风景中。我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打破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影像环境中鲜少出现亚裔同性恋面孔的境况”。
确实,在欧美国家,亚裔男性身份带来的困扰和压抑不在少数,大小论坛上都有过一波接一波的讨论,甚至有人直接了当地拿食物链来比喻这中间的种种关系。但是强弱的张力始终存在于每个人群聚合的团体中,或许只是因为涉及种族、肤色而让问题变得敏感。
通过邮件,我们和徐冠宇聊了聊他的作品《去往另一片陆地》。
Sea (Lake Michigan), 2014,One Land To Another
创想计划:hi 徐冠宇,能先介绍下你的作品吗?
徐冠宇:我的项目《去往另一片陆地》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纪录了我在美国的体验,使用虚构叙事与纪实摄影相结合的方式来观察和表现种族、性向与公民身份的交织性。我与其他男人拍摄具有表演性的合影,并将它们穿插在我的“死亡画面”和美国风景中。我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打破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影像环境中鲜少出现亚裔同性恋面孔的境况。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展现不同的权力关系,我试图挑战人们对亚裔男性的刻板印象和对男子气概的盲目崇拜。
摄影项目的名字为什么叫做《去往另一片陆地》?
成长于一个传统中国家庭的我,直到2014年有机会去芝加哥上学时才有勇气正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青春期时,美国影视作品在我心中植下了一颗“美国梦”的种子。然而,当我真正来到这片土地时,我才意识到媒体的片面性:这个标榜自己民主、平等的国家实际上却有着明显的种族隔阂,历史上对于中国人或者亚裔群体的普遍排除政策似乎一直不曾消失。我的作品也就开始于我意识到这样的境况时。“去往另一片陆地”大概是一种模糊的、不直指具体位置的表达方式-- 一种对改变角度所能带来的批判性的暗示。
Bon Voyage, 2014,One Land To Another
这整个一组照片有什么故事性的连接吗?
并没有一个线性的故事,可以说是平行且有交织的故事。故事性强的部分是我在不同场景下和不同男人的摆拍。我通过交友(大部分人用来约炮)的软件寻找愿意和我合照的男人。得到许可后,我带着器材到他们的家中,和他们的交谈,根据他们对我的看法与欲望来决定拍摄场景。譬如《盲人按摩》那一张作品就是在我被要求成为亚洲按摩师时拍出来的。为了挑战这种普遍的刻板印象,我使用了一个三角形的姿势,让自己显得很有控制力,将自己转变为画面的主导者。
为什么选择虚构叙事与纪实摄影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观察?
哈哈因为哪种摄影没有虚构的部分呢?
A Good Asian Boy, 2015,One Land To Another
这些虚构或者非虚构的场景的灵感来自哪里?照片里的人都是模特?
并不是模特,是我通过交友软件寻找愿意和我合照的男人。我通常都会提前保证付给他们最低工资(芝加哥是10美元一小时)。灵感大部分时候都是来自合作者对我的态度。我通过不同的目光、姿势、场景来构建不同的权力关系。可以说是遇弱则弱,遇强则强吧。
在美国,亚裔男性的刻板印象是什么样的?
通常是女性化的、柔弱的、顺从的等等。这些形容词本身没有任何错误,这样的男人也没有错误,问题在于以偏概全。主流媒体和文化产品(电影、广告等)中不仅鲜少出现亚洲面孔, 还常常使用单一的“标准”男性形象(浅肤色、阳刚、健硕)。这种为了叙事简单(电影中)和利于消费(广告中)的创作限制了人们展现多样性的可能。
Supporting Character, 2016,One Land To Another
这中间的权力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简单来说,这个社会中符合所谓“主流标准”的事物会占据更有力/有利的地位。举例来说,手脚健全的人比有残疾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暗皮肤的非裔长相的人比浅肤色的人更可能在 tinder 上被右划(表示不感兴趣);《小时代》里穿 Armani 西装的男性角色比穿安踏运动服的女性角色受欢迎等等。我的作品想要挑战的便是西方主导的所谓“标准”同性恋形象:一种狭隘的、白人主导的、盲目崇拜阳刚的形象(甚至厌女)。我试图去挑战一旦偏离了“主流”便被人厌恶和不齿的现象。
你为什么会对种族、性向与公民身份这些很标签式的话题产生兴趣?
很自私地说是开始于自己的身份吧。我本身就是对政治很感兴趣的人,而这种交织的身份政治很立体、很真实。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少数族裔,不得不经历了很多令人不愉快的、被歧视的事情。希望自己的发声能改变一些人的看法,或是说出一些人的心声。
The Ideal Body, 2016,One Land To Another
除了拍摄之外,你平时还会做什么?
最近在忙着开学,开始研究生生活。同时也在忙着自己和几个朋友合伙做的画廊,叫做人无画廊/galley no one,这周五会有一个展览开幕。
对你而言,美国文化中冲击最大的是哪部分?
其对内与对外的所谓“民主、自由、平等”的神话吧哈哈。
接下来有什么拍摄计划吗?
希望继续现在的项目,但是在美国的不同地理位置拍摄。另外希望拍摄更多的亚裔 LGBTQ 群体的肖像吧。同时也在做不是摄影的项目,很痛苦地研究中。
谢谢你,徐冠宇。
下拉页面浏览更多图片:
Statues, 2015,One Land To Another
Mirror, 2014,One Land To Another
Holding, 2015,One Land To Another
Immortality, 2014,One Land To Another
Representation, 2015,One Land To Another
Display Window,2015,One Land To Another
点击这里查看徐冠宇的个人网站。